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美国近期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在持续。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对等关税”冲击波延续情形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近日则发布“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波动指数”(以下简称“波动指数”),力求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与趋势判断。
“当然,任何指数模型都无法完全捕捉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不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吴肖乐仍强调,上述波动指数“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观察与理解,使这一工具逐步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经济互动的一扇窗口”。
“脱胎于”千万条外贸数据
在美国关税政策下,全球供应链稳定性正受到极大挑战。
“美国的‘本土化’和‘友岸化’政策导致供应链区域化分割,企业需承担多重合规成本与地缘政治风险。波士顿咨询预测,美国企业可能因供应链调整损失40%利润。此外,全球贸易体系趋向碎片化,WTO多边机制被区域协定(如美墨加协定)取代,加剧国际经贸规则的不确定性。”中信建投研报认为。
而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也认为,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中美关税摩擦延续、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和技术竞争加剧。
“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制造业中心,中国能否及时、准确地监测出口贸易和供应链的动态变化,关系到企业对全球供应链的快速应对,也有助于政策部门优化相关决策。”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4月14日,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就对外发布了《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波动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指数报告》”)。
“该指数基于大规模数据的量化分析,力求全面反映中国出口贸易与全球供应链的实时状态,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与趋势判断。”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介绍,《指数报告》由吴肖乐主持编写。
受到外界关注的是,复旦团队推出的波动指数有何特点呢?
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对此介绍,上述波动指数体系具有多维性、科学性、灵活性三大特点。如在多维性方面,波动指数同时考察对外商品贸易与供应关系两个维度,通过贸易波动指数和供应波动指数的综合分析,衡量我国外向型供应链的整体变动情况。
“基于约1800万条外贸数据,研究团队构建了覆盖9个主要贸易伙伴和22类重点商品的波动指数,并计算了相应的供应关系波动指标。”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进一步指出,9个主要贸易伙伴根据波动特征被划分为“发展型伙伴”“动荡型伙伴”“平稳型伙伴”,便于持续追踪我国对外供应链的变化趋势,并为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量化分析支持。
搭建外贸波动监测“晴雨表”
在灵活性、科学性等特点之外,复旦团队对外推出的波动指数,还能持续优化。
吴肖乐介绍,《指数报告》从多个维度呈现了我国对外供应链波动的结构特征。例如,第13类商品“石料、石膏、水泥等”在商品结构变点比例中排名第一,表明该类商品的对外贸易已出现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
“进一步分析显示,该类商品在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市场的波动幅度也相对较高,提示这些地区的贸易结构可能正在发生较大调整。相关部门可据此开展成因分析,进而加强预警、评估和调控。行业企业也可结合指数变化,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生产节奏和海外布局等经营决策。”吴肖乐介绍。
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同时也提醒,《指数报告》限于篇幅,目前暂时仅对22个HS编码商品大类进行了分析。每个商品大类由若干两位数HS章节构成,而每个章节又包含大量六位数HS编码的细分品类(例如,2022—2024年我国第16类机电产品出口中包括84章和85章,共涉及830个细分品类)。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利用对外供应链波动指数,对特定子行业或细分品类的波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介绍。
该团队同时表示:“另一方面,尽管本报告主要聚焦于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的波动情况,但该指数体系也可根据需要拓展至其他国家为分析主体。例如,可以围绕美国的对外供应链波动开展分析,辅助识别美国加征关税后其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
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授课教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邵宇近日认为:“在上一轮中美关税谈判中,最终达成了20%的加税协议,为了应对这一变化,许多中国企业开始进行供应链调整,寻求出海发展。”
“无论上一轮还是本轮关税之战,中国未来战略的重点始终在于提升全球化进程中的话语权和经济结构升级,这与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在重新构建供应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入更多科技元素,并确保全球资源的分布更加均衡。”邵宇近日对外表示。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相关文章
当地时间4月2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高额关税,部分商品的降幅甚至超过一半,以缓解美中紧张关系。一位白宫高级官员表示,对华关税可能会降至约50%至65%这一税率区间。特朗普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调整?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孙太
2025-04-24 17:05:004月24日,东软集团与泊知港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将依托各自领域的技术成果、产品生态及资源布局,在智能汽车充电、停车、支付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预集成式车载生态解决方案,为全球车企及用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出行体验。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车主时常面临“寻位难”与“支付繁”的困境,频繁遭遇高
2025-04-24 16:26:00【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姣】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开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愈发复杂,在高度波动与不确定性交织的关键性拐点,如何把握时代变局的底层逻辑,已成为全球各类发展主体的必修课。4月23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品牌系列活动“中欧2025思创会”走进郑州,以“解码产业趋势 重构财富配置”为主题,
2025-04-24 16:04:00财联社4月24日讯(编辑 牛占林)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周三表示,英国并不急于与美国达成一项关税协议,并强调英国有自己的安全底线,不会因为急于达成协议而轻易妥协。里夫斯将于周五赴美参加IMF-世行春季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并将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面讨论英美贸易协议。除了对英国的汽车和钢铁加征了25
2025-04-24 02:15:00据23日最新消息,美国汽车行业六个组织罕见联名致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要求特朗普政府不要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这些汽车行业组织警告称,它们将削减汽车销量并提高汽车价格。它们在信中称,“许多供应商已经陷入困境,将面临停产、裁员和破产。”另外,日本首相石
2025-04-23 21:49: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