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上海小米之家智能家居店内,YU7、SU7、SU7 Ultra“三代同框”。视觉中国/图
2025年8月19日晚,小米集团(01810.HK)又一次发布史上最强财报。
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两个季度突破百亿元。
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攀升,7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二季度单季交付81302台;在二季度YU7尚未开始交付的情况下,上半年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15.7万台;截至7月10日,小米汽车累计交付超过30万台。
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相关的毛利率达到26.4%,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同比则提升11个百分点。
汽车毛利率是衡量车企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小米这一毛利率水平在已公布二季度财报的十余家车企中位列第一。如果把一季度也纳入观察,国内自主品牌中,小米的毛利率仅次于赛力斯(Q1为27.6%)。
小米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解释称,一方面,如果折算成含税价格,小米汽车售价大概在28.7万元左右,基本就是原来BBA(宝马、奔驰、奥迪)的水平。此外,目前小米汽车的产品均采用同一个平台,定位中高端,且订单量大,不需要进行任何形式的降价促销,因此毛利率较高。
高工智能汽车创始人郑利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基于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认可度,小米汽车在品牌营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隐性成本,获客成本要比其他的新势力要低很多。在渠道方面,小米汽车基于原有的小米线下门店扩张,也减少了渠道建设成本,使得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一位小米汽车供应商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小米汽车在零部件的使用上比较大胆,采用了一些非车规级零部件,如6月发布的小米YU7,其智能座舱搭载了消费级芯片高通骁龙8 Gen 3,替换了车规级芯片高通8295或8155,使得小米汽车在消费电子供应链方面构建了价格优势。
但消费级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应用仍有待市场检验。相对消费级产品,车规级产品往往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为汽车和消费电子有不同的工作环境,消费电子过去一般用在室内舒适的环境,而汽车要面临高温、低温、雨雪、沙尘、颠簸、震动等更复杂恶劣的环境。
卢伟冰还在电话会上称,小米坚决不参与价格战,而是聚焦产品本身,打造爆款与标准化平台,通过规模经营持续降低成本。“小米会一直坚定地走爆品模式。”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与特斯拉类似,小米汽车集中资源打造爆款的战略导致市场覆盖有限,消费者选择较少,竞争风险集中。“一旦某个车型被别的车企模仿、超越,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在郑利瑶看来,早期小米汽车可以依靠少量车型形成爆款,长期来看,20万-30万元车型在整体市场的比重有限,形成规模化销量仍要开发足够多的车型,“可能有一两个爆款,但靠的是整体车型来走量”。
根据乘联分会数据,2024年15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增长较快。20万-30万元车型2023年国内零售占比16.3%,2025年5月是18.2%。
但拓展车型这条路也并不容易,郑利瑶说,这意味着竞争对手变多了。向上竞争有问界、理想、蔚来、BBA,向下竞争有比亚迪、零跑。“这可能是小米汽车未来比较大的挑战。”
前述供应商称,汽车行业里有一个定律,造车新势力产销量达到30万辆,就基本达到扭亏平衡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汽车已基本越过了生死线。
他也预计,小米汽车未来会开辟新的产品线,将原来消费电子积累的用户转化为智能汽车的潜在用户,不排除产品价格会继续上探。“二十多万元的市场也是华为的必争之地,未来这一价格区间的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
小米汽车的亏损在持续收窄,二季度运营亏损为3亿元,一季度亏损为5亿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18亿元。
参考同一时间出财报,即将盈利的小鹏,二季度运营亏损为9亿元。2023年,理想汽车净利润118.1亿元,扭亏为盈。当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量37万辆,同比增长182.2%。
卢伟冰指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下半年实现单月盈利,但由于过去三年造车投入超过三百亿元,并仍处于高投入期,仍需要很长的时间实现累计盈利。
汽车业务之外,小米手机业务受限于全球需求疲软,增长乏力。二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4240万台,同比增长0.6%,平均售价为1073.2元,同比下滑2.7%。
平均售价下滑也带动这部分收入减少,二季度小米手机业务收入为455亿元,同比下滑2.1%。毛利率为11.5%,同比下滑0.6个百分点。
卢伟冰称,年初曾对全球手机市场大盘有乐观预期,但上半年整体厂商的进货量增加,产生价格战。预计下半年随着库存去化,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回归理性,但出货量同比不会有增长。小米手机的全年出货目标虽下修至1.75亿台左右,但相较于2024年仍增长5%-6%。
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
责编 冯叶
相关文章
2025年7月24日,上海小米之家智能家居店内,YU7、SU7、SU7 Ultra“三代同框”。视觉中国/图2025年8月19日晚,小米集团(01810.HK)又一次发布史上最强财报。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净利润
2025-08-21 06:00:008月17日,总投资10亿元、预计年营收11.7亿元的陕西省后备上市A类企业——湄南高科空港生态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举行奠基仪式。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蔚,中铁一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为帛,空港新城党委管委会领导刘军、王新、郭鹏,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威、总
2025-08-17 15:41:00N海都见习记者 蔡怡晴 文/图8月,福建山海之间暑气未消,一系列聚焦绿色能源的项目正持续推进——木兰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填筑已经启动,预计2027年底实现首台机组发电;三川海上风电项目投运四年来减排二氧化碳近百万吨,年送绿电15亿度;福能新能源以91.82万千瓦总装机筑牢绿色基底;东桥热电的泉惠石
2025-08-17 06:06:00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省财政近日下达正向激励资金1000万元,对2024年度河湖长制工作成效好的10个县(区)给予奖励,每个100万元,包括福州晋安区、罗源县。该资金主要用于河湖巡查、设施维修养护、河湖监测监控、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福建自2023年起,已连续两年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政策,累计安
2025-08-15 10:02:008月13日,双汇发展发布投资者调研记录。当中披露,针对“下半年肉制品的吨利展望?”,双汇发展表示,下半年,预计公司肉制品成本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将加大市场支持力度,积极参与竞争,并继续加强高性价比产品的推广,预计下半年公司肉制品吨利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关于“上半年肉制品在新兴渠道中的哪些渠道表现更好
2025-08-13 20:42: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