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位于丰泽区湖心街东段的泉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座无虚席。好莱坞电影《SIGHT光明》里用手术刀为患者驱散黑暗的主角原型——泉州安海籍国际眼科权威、哈佛及麻省医学/激光物理学双料博士、美国FDA眼科审查委员会前任委员王明旭教授,携学术成果莅临泉州爱尔眼科医院,开启深度学术交流之旅。
作为国际眼科学界领军人物,王明旭教授以全球视野为基石,围绕近视矫正前沿技术、晶体老视手术革新方案、角膜疾病诊疗新突破及医疗人文关怀等核心议题展开主题为《穿越“视”界的对话》,为泉州本地眼科同仁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国际眼科大咖泉州开讲 深度解读眼科新浪潮
专题讲座由泉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主任李晓霞主持。活动现场,王明旭教授分享《从美国到中国:近视手术技术差异与选择智慧》课题,深度解读了近视矫正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年龄增长不应以牺牲视觉质量为代价,今后20年眼科的新方向,老视矫正会是一个爆发点。”在《晶体老视手术–第五浪潮》分享中,王明旭教授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未来眼科界“第五次浪潮”——晶体老视手术。此外,王教授还提到,科学研究强调从定性到定量的严谨可信,对于屈光科医生要特别掌握角膜地形图的应用与分析,实时跟进前沿的飞秒激光等先进技术,真正站在光学的角度来理解老视晶体手术。
分享现场,王明旭教授风趣幽默,将前沿严谨的学术知识通过趣味的语言和形象动作为听课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但在分享的最后,王明旭教授强调:“医护工作者要学会在医疗服务中换位思考,解决每个病人心里那个想问却没有问出的问题。眼科手术的结束不是服务的终点,而是持续关爱的起点。”这一理念,引发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现场揭牌 王明旭教授近视老视矫正国际专家工作室
活动现场,备受瞩目的“爱尔眼科·王明旭教授近视老视矫正国际专家工作室”正式揭牌,标志着泉州爱尔眼科首个国际专家工作站落成。
据悉,王明旭教授国际专家工作室未来将成为作为泉州爱尔眼科国际眼科技术对接的重要窗口,通过国际专家的紧密协作,包括国际远程会诊等,为复杂近视病例提供“精准化、国际化”的专业医疗服务。同时以点带面,通过技术引进、师徒带教、专科建设等方式,构建起“本土-国际”双向赋能体系。
“视”界对话 顶尖学术与本土文化的碰撞
仪式之后,王明旭教授与在场眼科专家、青年医生、媒体记者、市民朋友面对面,围绕“专家工作室”、“国际技术本土化应用”、“家乡变化”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现场,爱尔眼科福建省区CEO方一明和王明旭教授两位挚友互相赠予有意义的礼物。
谈及此次返乡之行,王教授深情表示:“上次回来泉州是2005年,20年过去了,泉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我还记得小时候,跟着长辈在安海五里桥奔走的新奇与兴奋,现在五里桥成为了家乡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包括泉州爱尔等头部眼科医院的技术设备都已和国际接轨,家乡的发展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当然我们也需要不断跟进一些软件建设与先进理念。”
“中国是我的根,故乡赋予我坚韧品格与仁善初心。此番归来,不仅想将国际眼科理念与尖端技术引入家乡,更希望能为泉州医疗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提升本土眼健康服务水平!”正如他在接受中国侨网“华人故事”采访中所述:“我生长于中国,故乡教会我积极进取、与人为善,所以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世界眼科学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人生路上会有困难、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我们。”王教授也提到他把自己发明的“羊膜隐形眼镜”专利无偿贡献给世界,以及成立“王明旭光明慈善基金”帮助来自全世界盲人的感人故事。
现场交流活动氛围良好,王明旭教授金句频出:
“病人最应该问医生的3个问题是什么?好技术、好医生、合适的治疗方案。”“医学决策应该是由医学知识掌握更多的人决定,而不是由靠百度搜索的人决策。”“医生应该多花时间和病人沟通,帮病人树立对疾病诊治的信心。”“我是闽南人,我们闽南人永远记得家乡,就算在全世界跑也是闽南人。”“年轻人要珍惜大好时光,勤奋上进,多问为什么,不断提升自己的哲辩思维能力与认知……”
与国际知名医学专家零距离互动交流,让人感受到了眼科大咖的成长历程、创新精神及低调谦逊的人文修养与幽默的语言艺术。
当天,爱尔眼科福建省区CEO方一明、屈光手术科主任李晓霞还陪同王明旭教授参观了医院,王教授对由福建省内早批开展全飞秒手术,且可开展全光塑、ICL眼内镜及老视手术的李晓霞主任领衔的屈光手术科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科室的硬件设施与技术实力给予了充分认可。
此次王明旭教授近视老视矫正国际专家工作室落户泉州爱尔眼科医院,不仅是一次国际眼科学术交流碰撞,更是一位游子反哺桑梓、推动家乡医疗事业国际化接轨的拳拳之心的生动写照。未来,泉州爱尔眼科医院将以专家工作室为依托,持续深化与国际专家的合作,共同促进泉州眼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闽南网
相关文章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20日讯(记者 王福敬 通讯员 何毓慧)期盼了6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健康宝宝,杨女士抱着儿子一刻都不想放手。8月14日,来自湖南的杨女士夫妻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喜获首胞男宝宝。这是2024年泉州市妇幼保健院获批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以来诞生的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杨女士
2025-08-20 11:05:00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近日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食品企业数字化制定了一系列目标: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食品工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不仅关系到
2025-08-12 07:51:00每逢暑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总是人头攒动,许多家长利用假期特意带孩子来检查“心灵的窗户”。在这些患儿中不乏因“眼神跑偏”前来就诊的斜视孩子。可眼神为啥会跑偏?还有办法矫正吗?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了斜弱视科主任王成虎的诊室一探究竟。斜眼看东西两年,4岁娃眼睛已外斜20度“小时候就感觉
2025-08-10 22:11:00【来源:福建日报】近日R1线(泉州段)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厦金大桥(厦门段)有重要进展1泉州至厦门至漳州城际铁路R1线(泉州段)泉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泉州至厦门至漳州城际铁路R1线(泉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意见稿显示,泉州至厦门至漳州城际铁路R1线(泉州段)工程起于泉州东站,途经台商投资区、丰
2025-08-10 13:04:00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钧政编者按:“小河弯弯”蝶变“科创引擎”。国务院河套《规划》发布两周年在即,河套深圳园区以“一月一个样、一年大变样”姿态拼搏奋斗、蓬勃向新,锚定高质量完成规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发展建设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深圳商报此次聚焦河套合作区产业发展新生态、新模式、新成果,推出“河套
2025-08-10 08:44: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