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将推进公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推广高速公路监测预警应用,增强风险源排查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动态化风险实时监测能力。专家表示,此举将给公路监测预警应用技术、产品开发和相应服务带来机遇。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公路防灾抗灾形势复杂严峻。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健22日在参加交通运输部网站在线访谈时介绍,“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等,每年度组织开展全国公路交通军地联合应急演练,推进公路特大桥梁、隧道、边坡结构监测系统建设,持续深化多元化出行信息服务体系。
2024年5月1日,梅大高速(梅州至大埔高速公路)发生重大塌方事故,造成52人死亡、30人受伤,这是近年来中国最严重的公路灾害之一。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长时间持续性降水与工程勘察、施工等多环节问题的叠加。
李健介绍,梅大高速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公路局部署了一系列加强公路监测预警的措施,包括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用示范、行业管理督导、行业技术指导和跨行业数据共享、协同联动等。
截至目前,全国公路共排查风险隐患点位3.6万余处,已整治3.3万处;87处灾害高风险路段和2567处较高风险路段已全部完成监测预警设施布设。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500多万公里公路、100多万座桥梁、近3万座隧道,干线公路10米以上边坡有40万个,公路网遍布东西、贯穿南北,跨越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广泛地域。由于自然灾害的高动态性、随机性和破坏性,仍有可能出现监测预警盲区与事件盲区,因此点到点精准监测预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公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对于确保公路安全至关重要。图为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摄影/章轲
李健表示,目前,我国在公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方面仍面临很多难点和挑战。他介绍,我国地域辽阔,地质与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公路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广泛,加之自然灾害的高度动态性、随机性以及强大的破坏力,给监测预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更增加了监测预警难度。
此外,因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发生频率及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使得各地区对监测预警的认知、管理经验以及技术应用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导致技术应用效果参差不齐。
2024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高速公路监测预警应用示范揭榜的通知》,分2批次、12个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遴选技术先进、性能优异、应用效果好的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揭榜应用示范技术包括了照明设施、爆闪警示装置系统、车载移动标志、桥梁简易感知报警设备、边坡监测技术、视频监测与分析系统,以及光电缆监测预警、ETC门架数据关联分析技术、公路灾毁报警与信息服务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跨界监测预警协同技术和“一键通”报警技术等,这些技术既有成熟技术的应用,也有新技术的尝试与探索。
李健对记者表示,未来还是要强化动态思维,增强风险源排查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动态化风险实时监测能力。结合风险评定标准和各地实际经验,加强风险识别和研判,全面动态梳理风险底数,建立长效的灾害风险路段清单报送机制。同时,开展监测预警基础研究、关键指标及功能验证,提升技术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尚界在日前举行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受访者/图)“公司会秉持‘尚界至上’精神,掏出最好的资源躬身入局,让工厂里流淌着华为的代码,让华为的算法中镌刻着上汽的匠心。”日前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如此表示。“我们和上汽集团共同打造SAIC尚界,
2025-04-25 07:01:00截至23日22时10分左右,现货黄金短线加速下跌,跌超3%报3274美元/盎司,日内已跌超100美元。COMEX黄金重挫超4%,报3276美元/盎司。沪金主力合约跌近4%,报780.40元/克。国内金店足金饰品价格也开始回调。其中,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饰品价格由4月22日的1082元/克,下跌至105
2025-04-24 12:36:004月22日,比亚迪第四艘专业新能源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在江苏仪征正式交付,标志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销售及供应链体系的布局再上新台阶。该船以“深圳”命名,寓意着比亚迪扎根创新之城、引领全球绿色交通的决心,也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制造到技术、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国际化进程。据悉
2025-04-23 20:27:00关于公布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地点的公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拟在长治市上党区设置车载移动执法取证设备(晋D3666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要求,现将相关设置地点向社会公布,请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
2025-04-23 18:15:00来源:中工网中工网特邀评论员孙红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高级工程师,中国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焊接专业首席技术专家,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专攻发动机焊接技术20余年,攻克百余项修理难题,形成12项核心修理技术,获得有关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创造了近两亿元的经济效益。这是战斗机的“心脏”——航
2025-04-23 16:34: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