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
日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特色鲜明、体系健全、创新发展”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先行区。全市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升,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8万辆以上。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官网截图。
其中,2025年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超过90%,新增和更新环卫、邮政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力争达到80%,其他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显著提升。
另外,充换电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累计建成并投运公共充电桩4.8万个以上、换电站240座以上,形成覆盖广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适度超前的高质量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国内领先,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快速换电等应用规模大幅提升,“充储”一体化、“光储充放”综合应用、“车网互动”等实现规模化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作方案》还明确了三大重点任务,包括大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
比如,大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到2025年底,全市将累计推广新能源公务用车4500辆、新能源公交车6500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11000辆、新能源网约出租车95000辆、新能源环卫车300辆、新能源邮政车600辆、新能源快递车1000辆、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60000辆、新能源机场用车500辆,以及特定场景用车4000辆。
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到202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超充基础设施全覆盖;重点推动城市“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超充为主体、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公共充电桩4.8万个以上;补齐农村地区充电网络短板,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乡镇全覆盖”。
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方面,重庆将加快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推进“三网”融合互通。比如推动建设“充储”一体化站,鼓励按照不低于配变容量的10%、时长不低于1小时、容量不小于200千瓦时的规模配置储能设备;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鼓励新能源汽车积极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
此外,为保障《工作方案》顺利实施,重庆还将加强政策支持、宣传推广等,如统筹用好各项政策、资金,支持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工作,全面落实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以及停车费减免、车辆通行便利等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探索设计针对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的融资租赁或分期贷款方案,鼓励保险机构研究出台针对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的专项保险政策等。
原稿点击:2025年底→18万辆以上 重庆加快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天津市统计局2025年7月22日上半年,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025-07-25 10:23:00注意啦!8月2日0时至8月18日24时,成都世运村及媒体中心周边将分时、分段交通管控措施。具体如下↓↓↓8月2日0时至8月18日24时,东部新区机场西线、骏兴路、五都大道(凌穹北路—骏兴路段)、八月路除持有世运村专场证件的车辆,全天禁止其他车辆通行。8月2日0时至8月18日24时,东部新区林栖大道(
2025-07-25 09:21:00夏雨初歇的傍晚,重庆的天空澄澈如镜。橘红交织的霞光正漫过天际,每一缕光线都晕染着浪漫。抬头看,每一帧都如诗如画。走!共赴一场与落日晚霞的浪漫邂逅吧。重庆高新区,晚霞染红了天空。重庆高新区天空出现晚霞。雨后晚霞十分耀眼。雨后霞光满天。雨后重庆的傍晚出现一道彩虹,美美哒。一场阵雨后,落日余晖映山城。渝北
2025-07-23 00:58:00在宁德东侨开发区疏港路南侧,一片面积达9.2万平方米的巨型厂房已傲然挺立——这里是宁德新能源电连接组件生产建设项目的核心战场,主体工程告竣,室内二次装修正如火如荼进行。“项目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生产经理邵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指着已封顶的庞大车间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规划的61条新能源动力电池
2025-07-22 10:51:00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陈旭)7月20日,北京市正式进入主汛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下八上”。极端天气应急避险时需注意什么?保险机制如何防范风险?保险救援服务怎么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北京金融监管局作出提示:提前掌握应急避险知识,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公众号等途径学习灾害事故
2025-07-22 00:04: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