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创新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办法,业主参与评价部分分值占比达40%
物业服务咋收费 居民有了话语权
近日,在烟台高新区蓝海社区金海名园小区的银杏树下,物业师傅正在维修落水管。“现在,连亲戚来串门都夸我们小区大变样。”居民陈红英说。
这番改变,源自烟台高新区创新出台的《普通住宅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通过实行物业管理“三评五联闭环工作法”,推动服务与收费挂钩,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楼道管理比之前有了明显进步,没有发现小广告,但小区内垃圾清运不够及时。”“物业服务态度挺好。”“楼间的绿化带有多处受损。”……5月10日,金海名园小区举行了一场物业管理模拟“考试”,网格员通过敲门入户的方式,围绕小区环境治理、设施维护、日常管理、服务态度等方面,邀请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逐项进行评价打分,并记录汇总发现的问题、发放整改通知单。
烟台高新区66%的人口居住在城区,加强对小区物业的管理,既是关系群众幸福感的“关键小事”,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的“民生大事”。
“物业好不好,业主最有话语权。”烟台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局长张伟介绍,《评价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核标准,通过对物业基础服务、业主体验、能动履职进行三维动态评价,有机关联挂钩其整改、监管、调级、降费、退出五项措施,探索物业管理“三评五联闭环工作法”,将居民测评、社区巡查、部门督查相结合,推动物业服务规范化、精细化。
记者梳理发现,《评价办法》立足“质价相符”原则,以业主满意为根本目标,依据综合评定结果动态调整服务等级和收费标准,连续两次被降级的物业,将由业主大会重新选聘新物业。“评价内容多维覆盖,满分100分,其中50%权重考核标准化执行情况,20%依据群众投诉及曝光数据,20%来自业主满意度问卷,剩余10%由职能部门专项监督评分。分数越高,等级越高,物业收费标准自然也越高。”烟台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物业科科长孟庆松介绍。
“业主可参与评价部分,分值占比达40%。相比以前,《评价办法》确实赋予了业主更多话语权。”孟庆松表示。
“我们感觉被套上了‘紧箍咒’。不过从长远来说,既是鞭策,也是动力,让我们强化服务、规范运行。”《评价办法》出台后,中海物业烟台分公司负责人刘笑笑,重新梳理了所有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服务标准。
以中海金街为例,该街区东西长500多米,南北长600多米,700多家商铺坐落于此,是烟台高新区的繁华地带之一。“以前,我们共派出9人负责金街的秩序维护、环卫清洁、车辆引导,按照新的服务标准,目前,已经增加到13人。”刘笑笑说,“为了破解街区拥堵问题,一方面,我们进行了设备升级,各出入口的道闸均安装了1秒杆,提升了抬杆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增加疏导力量,在金街主要闸口安排保安值守,常态化维持交通秩序。”如今,中海金街拥堵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居民投诉减少50%。
天泰学府壹号物业开展垃圾桶换新、绿化补栽移植等工作,三兴御海城物业设立宠物公厕并逐步更换电梯五方对讲,益文佳苑物业清理楼梯乱堆乱放……眼下,在烟台高新区的小区,物业纷纷加强服务管理创新,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提升居住体验。
据介绍,烟台高新区还将普通住宅物业服务质量评价结果作为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实行差别化监管的依据之一,对评价结果≥90分的项目减少日常监管、专项检查频次,并作为政策扶持、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等的参考依据;对评价结果<75分的项目,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通过限期整改、降低收费标准、重新选聘等措施,倒逼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大众新闻记者 董卿 杨秀萍 通讯员 于亮 王辉)
相关文章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张秀萍)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进一步丰富未央区先锋小学“先锋评价体系”,助力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让教育评价更有温度、更具激励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末,西安市未央区先锋小学如期进行了第五届期末“花式评语秀”活动。本次活
2025-07-03 13:33:00志愿者向市民发放爱鸟护鸟宣传册 这两天,在莲湖区土门街道惠民南坊社区,积极的爱鸟护鸟行动,让保护鸟类的理念浸润人心。 7月2日,社区广场上,几张摆满宣传册、鸟类知识展板的长桌,构成了临时宣传点。志愿者将一张张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递到过往行人手中。面对好奇驻足的年轻人,志愿者用手机展示濒危鸟类朱鹮从
2025-07-03 07:54:002025年6月18日,昆明城市重量级地标——东风广场正式“重归”昆明人的生活,兴奋之余,人们争相前去拍照打卡,体验这个焕新重启的城市核心区域。盘龙区国资委旗下的盘龙建投,为东风广场全新亮相作出了巨大努力。今年,这家区域国企首次参与商品房项目开发,与旭辉建管双强联袂,在城市中轴线北京路干了一件大事——
2025-06-26 15:18:006月23日,在莱山海边,大学生们伴着朝阳拍摄合影,充满青春与活力的身影,成为烟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2025-06-25 09:02:00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空气质量标准设定不够科学、公众对空气污染健康危害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大气颗粒物是我国排名第四的居民死亡危险因素。然而,我国尚缺乏系统性的大气颗粒物与健康的研究,对其健康危害、致病机制和健康防护手段尚未完全明确。为了深入认识大气
2025-06-19 19:17: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