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潮】
作者:董健(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神话体系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和丰富的叙事资源,《封神演义》《西游记》《山海经》《白蛇传》等神话传说,一直是影视改编的重要素材。近年来,中国电影对神话母题进行了改编,创作出一批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屈的精神的作品。从《封神》三部曲重述上古史诗,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打破电影票房天花板,从上古神龙的鳞爪有了飞扬的生命力,到水墨丹青在IMAX银幕上晕染出“千里江山”,中国电影人正在国际化传播的语境下重绘中国古典神话的精神图谱,在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打造属于中国的神话宇宙。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中国神话基因的现代解码
中国古典神话蕴含丰富的哲学观与价值观,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这些构成了神话宇宙的深层文化基因。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体现了“劳动创造世界”的朴素唯物观,女娲补天则象征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促进和谐发展的智慧。这些内容在流传过程中为人们所熟知,只有对神话进行“陌生化”改编,在传统符号中植入诸如身份认同、环境危机、个体自由等现代议题,古典文本才能成为当代话语的载体。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将“天命观”转化为对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深刻探讨,成功实现了对传统神话的“历史性重述”。《白蛇:缘起》将爱情叙事与情感议题巧妙结合,通过小白与许宣的爱情故事,探讨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与认同,以及爱情中自由选择的重要性,用现代社会维度来解读古典故事。《哪吒之魔童闹海》则通过哪吒“逆天改命”的形象,颠覆了原来神话中的等级、父权主题,强化了“反抗与成长”“我命由我”的哲学表达,既保留了神话的原始基因,又引发现代观众的情感共鸣。这种改编彰显了中国传统神话的当代价值。
东方文化符号的全球叙事
在好莱坞超级英雄风靡全球的语境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逆天改命,《白蛇:缘起》的认知觉醒,《姜子牙》的天道之问,这些被重新编码的文化符号,既保持着东方美学的基因序列,又生长出全球共通价值理念的文化触角。
中国神话电影的出海之路,见证着从容易出现文化折扣到不断激发文化共鸣的转变。《哪吒之魔童降世》聚焦于灵珠与魔丸蕴含的辩证思维,在北美观众中引发对善恶与是非、亲情与成长等话题的讨论;《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获得海外媒体“东方史诗”的赞誉,这实则是对中国式英雄叙事的重新认知。从这些反馈中我们看出,神话通过情感与形式的统一,创造了一个充满意义和生命力的世界,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与理性和科学不同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中国故事正在以神话电影的形式建立与世界新的对话维度。
一方面,这些神话电影成功出海,离不开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支撑。中国电影工业在动作捕捉、CGI、数字角色等数字特效技术上的进步,让神话宇宙中的奇幻场景具象化,并将其转化为全球观众可感知的“视觉通识语言”。如《新神榜》系列电影以敦煌壁画为创作灵感,结合中国传统服饰、建筑风格,赋予神话电影以现代科技感,进而形成一种东方赛博美学风格。还有《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这些电影试图用视觉符号构建东方奇幻美学新的审美范式,在世界电影领域确立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
另一方面,这些神话电影成功出海,还在于东方视觉奇观与全球共通价值理念之间的有机融合。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通过灵珠与魔丸一体的设定,隐喻了文化冲突可以得到和解的可能,而其蕴含的诸如“福祸相依”等中式辩证思维则为全球观众提供了新的哲学视角;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龙族的抗争与觉醒,彰显了在困境中寻找自我价值与身份认同的主题。这种对神话内核的提炼与重构,使得文化符号不再是简单的视觉奇观,而是成为承载民族精神、人类情感的叙事载体。创作者既强化了文化认同,又强调了情感叙事,还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种叙事策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外观众。
未来电影叙事的多维坐标
创作神话电影,需要超越单点爆款的思维。正如漫威用十几年时间打造“无限传奇”系列电影,中国神话宇宙的养成还需要更多文化定力。光线传媒通过成立子公司“光线动画”,统筹“中国神话宇宙”体系的开发;追光动画也在创作“新传说”系列、“新神榜”系列动画电影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这些尝试都是在探索建立更宏大、严谨的神话电影宇宙。
站在技术变革与文明对话的交叉点上,中国神话电影的进化还需要从三个维度考量,形成可持续的内容产出和传播推广能力:在创作层面,需要建立更加完整宏阔的世界观——有些作品在改编传统故事时,往往只选取单一情节或角色,缺乏对神话体系的整体把握,导致世界观有些碎片化,逻辑不够严谨;在技术层面,亟待突破“动画产能瓶颈”的工业难题——当前神话电影制作周期较长,平均3到5年,且更多地依赖全行业协作的模式;在运营层面,则要探索元宇宙社交等新业态——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观众对沉浸式体验和多维度互动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电影构建的不只是中国神话宇宙,更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精神火种。当人们把《封神》三部曲的故事和坎贝尔的《英雄之旅》作比较,当人们用弗洛伊德理论阐释哪吒的反叛精神,当姜子牙的封神榜成了外国观众眼里的“星际图谱”,这种跨文化、跨时空、跨语言的对话,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能在中国神话宇宙中找到心灵共鸣。而不同理念、不同价值、不同文明汇聚在一起,又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状态。这或许就是东方神话给予数字时代的启示:真正的传统从不在博物馆中沉睡,而在创新者的瞳孔里重生。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19日 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近日,一款国产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以下简称《明末》)登顶全球最大游戏平台Steam热销榜,并由此引发了能否接棒《黑神话:悟空》的热烈讨论。《明末:渊虚之羽》宣传海报 然而,在7月24日正式发售之后,《明末》的口碑却急转直下,在发售数小时内,好评率一度降至“差评如潮”,跌破20%。差评的原因主
2025-07-25 20:05:00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题:精神薪火相传 十年益心同行——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10周年记者 张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2025-07-25 18:1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夏天的感觉,往往来自“瓜果”。超市整瓜自选、街头现切瓜摊、鲜果社区团购、各类水果茶饮等,让人们有了多元选择。“瓜果自由”的背后,是农业发展结下的“甜果”。自主育种,南繁北育,让瓜果的优质品种更多、单产有效提升;技术赋能、生态涵养,让戈壁滩可变西瓜田;电商与冷链的布局,瓜果从地头
2025-07-24 18:27:00当壮丽川藏线的呼唤遇见活力滨海之城的热情,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旅游盛宴在黄海之滨精彩上演。7月21日,以“自驾318•向甘孜出发”为主题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青岛隆重举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百家旅行社、媒体和自媒体等代表,以及甘孜州代表团成员参加推介会。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四川省委
2025-07-23 19:15:00开着空调的商铺,正在成为老年人的“避暑胜地”。盛夏时节,山东聊城一家肯德基最近挤满了老人。早饭过后,许多老人就去那儿打牌、聊天、打盹,一坐就是一天。店员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类似的避暑场景,近年来在各地城市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挤进商场、地铁站、银行营业厅、便利店。这些本该是临时歇脚的商业空间
2025-07-23 09:45: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