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风吹了许久,在本学期终于落到了实处。在对作息表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学校腾来挪去,终于给下午的大课间挤出了半个小时。至于多出来的体育课,学校的安排姗姗来迟:放在延时服务。在学生报到当天,将这一“噩耗”告知我们,也算是元宵节特别的“礼物”吧。
但其实,这一通知并不多么叫人吃惊,毕竟,课表上那么多科目,谁来为体育课牺牲呢?在体育课的地位还没有如此强势时,英语课已经一缩再缩,最后沦落到要按单双周分课时了。有些弱势的科目只能保住一周一节,甚至两周一节。总不能向语文和数学开刀吧?
而最关键的问题自然是:谁来上这节体育课?音体美老师自然是不用发愁,因为他们肩负着校队训练的重任,分身乏术,体育课自然只能交由语数英老师分担。
还来不及“怨气冲天”,班主任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给家长们打电话,劝服他们留下来参加延时服务。
此举原因有二:其一,“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实施不容置疑,倘若有学生不参加延时服务,那岂不是不能接受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熏陶了?这如何是好?当然,法理不外乎人情。学校也很“宽容大度”地表示,如果实在不愿意参加,也不是不允许,只是需要家长写一张单子,证明绝对是合理且自愿地放弃留校上体育课即可。领导们的考虑也很实在:万一有关部门来检查呢?
其二,老师们在延时服务时评讲练习,不再被斥为自私自利,也从以前偷偷摸摸、不敢见光,一跃而成为正大光明的好事。
在延时服务没有体育课的日子里,学生可以只参加延时服务的第一时段,老师可以在这一时间段里尽情地讲课,等到第二时段,就把学生们放去锻炼各种兴趣特长。
现在这样做可不行了,为了保证有更多的学生能参加延时服务里的体育课,只能把培养兴趣和攻克学习难关掉个个儿,老师们得等到学生参加完校队训练,才能抓一抓作业。本来只上半截延时服务的学生就不得不留下来全程参与课后服务了。
好说歹说,学生们总算勉为其难地留下来了。但是,体育课该怎么上呢?
我最佩服体育老师的一点就是,把四五十个学生带出去,绝大部分时候都能没病没灾地带回来。
单以我课间楼层护导的有限经历来看,学生的安全问题简直就跟薛定谔的猫一样可怕。男孩子们好好地走着路,突然平地摔了一跤,然后熟练地就地一滚,爬起来冲你天真地笑。你的心还没跳出嗓子眼儿,只能又险险地落回去。
而他们的毽子永远是抛得高高的,然后一脚踢飞。我时常感到纳闷,难道他们是忘了从前被沙包支配的恐惧吗?看着他们脚下的毽子划过一道高高的抛物线,从别人的耳边险之又险地飞过,我就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从前他们被沙包砸到哭哭啼啼的模样。
至于磕掉牙齿、摔破脑袋、手臂骨折,谁敢说未来的某一天不会碰上呢?
小小一个课间,就如此危机重重,足足有40分钟的体育课,更充满了变数与不确定性。
我曾有过短暂的暂代足球教练的经历。接到通知,我就慌慌张张地往足球场赶。刚赶到训练场地,嘿,学生们就一窝蜂冲上来跟我讲,谁谁谁脚崴了。刚把崴脚的学生送交他们的班主任,旁边打比赛的学生们又在冲撞中受了伤。女孩子倒是扬起一张天真的小脸,做没事人状:老师讲了,踢足球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轻伤不下火线。
唉,学生如此懂事,但我只想感叹:做体育老师实在不是个容易的活儿啊。
我曾经梦想着,体育课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上,但不管怎么说,在体育老师一通叽里呱啦的培训后,我这个半吊子的体育老师,终于还是惴惴不安地上岗了。
分给我们班的场地里,有一块跳远用的沙坑。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挨个儿站在沙坑边上,摆出立定跳远的姿势,迫不及待地像小鸭子似的扑腾着往沙坑里跳。我赶忙拦住这下饺子似的架势,喊来田径队的资深队员,让他指导我们班的这群门外汉正确的跳远方法。虽然还是摔得满身沙子,但莫名顺眼许多了呢。
对跳远不感兴趣的同学,则忙于其他的游戏中。虽然他们的毽子依然踢不了几个,但阳光这样明媚,红扑扑的小脸上又是这样灿烂的笑容,假如时光停留在这一刻,该多么美好。
时间到了,这样的和谐最终还是要在催作业中化为泡影。这让我想起我并不是真正的体育老师,教室里、办公室里还堆着如山的作业,有上级部门要检查的几种,有专门夯实基础的,有学校要求拓展能力的创意作业……既有刚收上来还未批改的,又有等着我复批订正的,呜呼哀哉,这时候,真想干脆做个专职的体育老师。
更多的还是累。一天两个大课间加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消耗掉了学生大部分的精力,也把老师拖得精疲力竭。上午半个小时的大课间里,学生要连轴转地完成跑操、广播体操、体能操和放松操,老师则要想尽办法维持纪律,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带领学生在半个小时内多次且迅速地变更场地……还必须“火眼金睛”,快速分辨出哪些学生是真的身体不适,还是装病逃避运动,又或者是想要强撑。倘若辨别错误,轻则招致领导批评:你们班怎么这么多请假的?重则面临学生身体情况恶化的悲剧。有时候,真的不能不希望老天开开眼,下一场恰到好处的雨,把学生拘在教室里活动,好叫我们能松快松快。
做兼职体育老师任重而道远,已经不可逃避,只能盼着少些意外,多些支援。
(作者为华东地区小学教师)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栗子
责编 温翠玲
相关文章
4月24日,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举办了第五届“嗨see动漫节”。不少同学作为观众,在台下或站或坐,或拿着手机在拍摄。在年轻的学生中,有一个中老年的外国友人很惹眼。只见他带着专业的相机、三脚架,时而调制镜头,时而又跟着学生表演的位置在人群中挪动,脸上的表情很兴奋。“那是我们英语外教的爱人。”有熟悉的学校
2025-04-24 16:20:00红山根小学这场春耕劳动实践有声有色种下未来。为传承耕读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农耕活动中,增强对农耕的认识和理解,养成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4月17日,红山根小学开启“春回田畴耕启新程”春耕播种节暨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还特邀农业专家赵恢,草场街小学、白银路小学部分师生,共计90
2025-04-24 13:08:00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在“全民阅读活动周”即将到来之际,4月19日上午,由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携手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策划组织的“大爱无碍 特教关怀”特需学生阅读工程系列活动在国图书店(砖窑里店)启幕。儿童阅读与电影研究者、绘本作家刘殿波,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
2025-04-21 19:50:00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金浩田)组装、注水、加压……“嗖!”的一声,一个个水火箭如离弦之箭般相继升空。近日,海南省海南中学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在该校府城校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梦航天梦”水火箭发射比赛。各组参赛学生化身“航天专家”,在一次次水火箭升空的过程中解锁了对航天科学的新认
2025-04-18 16:40:00墨香漫卷处,笔尖游走时,3500双小手和大手握住的不仅是毛笔与钢笔,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实践。4月17日下午,顺德玉成小学以“玉成书韵 翰墨传薪”为主题举行首届千人即席挥毫书法展示活动,全校3500名师生在笔墨流转中共赴一场传统文化与美育浸润的盛宴。 4月17日下午,玉成小学举行“玉成书韵·翰
2025-04-17 21:54: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