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克拉玛干沙漠
锁边的10万株玫瑰开花了!
网友:顶级浪漫
却看得泪目……
时间回溯至去年11月28日
于田县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空白区锁边任务最后种下了
10万株玫瑰
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绿围脖”
是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的新奇迹
而以玫瑰实现“合龙”的最后一步
饱含着无数治沙人的浪漫情怀
2024年11月28日,于田县群众种下最后一批玫瑰苗,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 许晓龙 摄
“人们印象中的玫瑰
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
咱们这儿的玫瑰
可是扎根沙梁的‘卫士’!”
阿热勒乡万方村村民
买吐孙·依布拉衣木
蹲在新栽的玫瑰苗旁
脸上洋溢着笑容
于田沙漠玫瑰。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买吐孙·依布拉衣木的话
道出了玫瑰
在当地防沙治沙中的特殊作用
玫瑰娇艳、装点大漠
但更能凭借发达的根系固沙锁土
阻挡风沙侵袭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有多难?
在大漠边缘
人与沙的较量从未停歇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号称“死亡之海”
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有着神秘壮阔的景色
但也暗藏危险
英阿瓦提曾经是
策勒县一片绿洲上的村庄
1997年由于沙害和缺水
而搬迁到七公里之外的地方
不到三十年的时间
村庄原址已变成一片沙漠
仅有一些破败房屋的残骸
风沙威力,可见一斑
给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
可以理解为在沙漠边缘
建起一道绿色屏障
阻挡风沙对绿洲的侵蚀
但“锁边”并不容易
首先,“大”是“锁住”茫茫沙海的
头号难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
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
占新疆沙漠面积的约76%
占全国沙漠面积的约49%
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
三省面积的总和
其次,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增大造林种草难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多年平均降水量
为10毫米—80毫米/年
基于多时相亚米级光学遥感影像,获取了全球多个沙漠区域生态绿地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监测结果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形成世界最长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制图单位:石榴云/新疆日报、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最后,更让人头疼的是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子粒径小
白天太阳暴晒以后
地表温度非常高
从西边进来的冷空气
和东北方向进来的空气
极易形成空气对流
非常容易形成沙尘暴
卫星云图上的绿色变化是人们治沙的“功勋章”
绿进沙退,绝非一日之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
得到有效治理
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
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
良好态势
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2014年,且末县被沙漠覆盖
一片苍茫
十年后,这里已披上“绿装”
十多年来
巴州且末县各族群众
在沙漠中铺设了9.37万亩草方格
相当于铺满8700多个标准足球场
给沙漠穿上一件巨大的“格子衫”
近年来
和田民丰县4万多名群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植树造林5.6万亩
建成农田防护林2.4万亩
种植治沙植物1065.6万株
和田地区于田县
2014年时全年风沙天数为225天
从图上可以看出
这里满目被风沙侵袭过的荒凉
2024年
已是处处绿意铺陈在大漠黄沙之中
截至2024年底
新疆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736万亩
各族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铺设了50.52万亩草方格
累计开展人工造林1725.48万亩
植树20亿株
这些树如果按1米的株距排开
可以绕地球近50圈
如今,沙漠开出玫瑰
浪漫也守护着家园
“锁边”固沙并不是终点
如何巩固成果
从根本上遏制住黄沙的蔓延
是推进治沙工作的长远目标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再到“人沙和谐”
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
终将筑牢“绿色长城”
综合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央视新闻、@兵团日报等
(来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
近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的10万株玫瑰开花了!网友:顶级浪漫却看得泪目……时间回溯至去年11月28日于田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锁边任务最后种下了10万株玫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绿围脖”是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的新奇迹而以玫瑰实现“合龙”的最后一步饱含着无数治沙人的浪漫情怀2024年11月28
2025-05-22 11:15:0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烈日下,塔里木零碳沙漠公路4号水源井管护工李伟蹲在沙丘旁,指尖轻轻拨开了一丛红柳的枝叶。眼前,红柳细密的绿芽从地下钻出,沾着沙粒,在风里颤巍巍地晃。“你信不?二十年前这儿连棵草都见不着。”李伟咧开干裂的嘴唇问。这里是塔里木沙漠公路——一条横穿“死亡之海”的公
2025-05-20 19:59:00中央气象台5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5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新疆北部和东部、内蒙古大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山东北部、黑龙江东部等地有5~6级、阵风7~8级的大风,新疆东部部分地区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将有7级、阵风8级的大风。中央气
2025-05-18 11:12:00本报记者 潘俊强傍晚的首都北京,华灯初上。国家大剧院内,舞台在灯光映照下,绚丽多彩。跨越约3000公里的新疆绿电通过输电线路“秒”送到这里。5月9日,记者从首都电力交易中心获悉:随着4月新疆送北京的1200万千瓦时错峰绿电交易量全部完成,北京新疆携手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
2025-05-10 06:24:00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5月7日10时50分,“熊猫专列·成都号”试运行列车从四川成都安靖站驶出,前往峨眉站,60余名文旅体验官开启了试乘体验之旅。“熊猫专列·成都号”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文旅集团共同打造,是西南地区首列熊猫主题品质型旅游列车。这趟旅游列车有哪些
2025-05-08 09:18: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