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会保险等。
约定劳动者自行负责工伤、职业病,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等。
强制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风险金、股金等。
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事实,采取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如虚假承诺优厚的工作条件。
一方以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或修改劳动合同。
双方当事人未经协商,或者未经批准采取特殊工时制度等。
劳动合同未用书面形式签订或变更,除非全日制用工可以签订口头协议。
招用童工、冒签合同等。
用人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如提供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
限制劳动者行使自由离职的权利,剥夺获取社会保险福利的权利等。
设定过长的试用期,超出法定期限范围。
用人单位试图通过免除自身负有的法定责任,漠视劳动者权利,如在出现工伤事故时一概不负责任等。
约定劳动者应当自行承担工伤、职业病责任,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设定无偿或不对价的竞业禁止条件等。
这些违法的劳动合同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并可能引起劳动争议或法律责任。建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原标题:扣好职业道德的“第一粒扣子”近日,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纲要》强调,牢固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体现新时代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弘扬新
2025-04-25 09:22:00四月,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奔赴的“黄金时期”。近日,全国多地纷纷举办招聘活动,搭建就业平台,为群众拓宽就业渠道。近日,683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领军企业、科研平台和高校院所,携2万多个高精尖岗位,在杭州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招聘活动,向长三角人才递出“湾区机遇”的橄榄枝。求职者:难得有这么
2025-04-22 06:48:002018年,郑某入职江苏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双方于2020年、2023年两次续订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续订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4年2月,公司在郑某哺乳期内,以其工作表现与入职时主动上报的工作履历和工作能力不相符为由,解除了与郑某之间的劳动关系。郑某对此不予认可,诉至法院要求
2025-04-18 11:22:00原标题:人社部、最高法明确法律适用标准不得变相调岗降低孕期女职工待遇主体不适格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约束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16日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
2025-04-17 07:54:0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部署,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独特优势和司法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有效指导裁审实践,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
2025-04-16 22:25: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