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12日电 在山西运城的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90后”网格经理王俊峰正挨家挨户检查新装的智能电表。这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在2024年6月完成电力改造后,575户居民的生活彻底告别了“用电焦虑”,而像王俊峰这样的“电管家”,正是这场蜕变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电压不稳的日子:老小区的用电之痛
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曾是运城最早的一批职工住宅区。随着时间推移,小区电力设施逐渐“力不从心”——仅靠两台500千伏安和一台25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供电,线路老化、容量不足、末端电压低,高负荷用电期频繁停电。
2000年搬进小区21号楼的薛红琴阿姨,对距离变压器700米的“末梢电压”深有体会。每到用电高峰,她总要把冰箱插头拔掉才能勉强开空调,最让薛阿姨揪心的是读初中的孙女,“孩子写作业总得开台灯,电压不稳时灯光忽明忽暗,真怕伤眼睛”。
物业经理栾建军最怕接到21号楼报修电话——末梢电压低导致居民用电频繁出问题。更麻烦的是,小区电力设施属于企业自管,物业人手不足,技术有限,大的故障报修常要辗转联系供电公司,处理流程复杂。
2023年的一个大暑夜,小区两台变压器因重过载同时跳闸,导致300多家的住户停电,小区电工维修不过来,物业值班员忙到凌晨,最后还是城区供电中心的高压抢修队伍连夜支援才恢复供电。“那时候,居民急,我们更急。”物业经理栾建军回忆道。
零点施工的智慧:改造中的不断电承诺
转机出现在2023年底。运城市政府将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纳入“三供一业”改造重点清单,由国资委与运输公司共同出资,国网运城城区供电中心负责实施电力改造工程。
2024年3月,电力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消息传来,薛阿姨和邻居们既期待又忐忑——小区老化的电线像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每逢用电高峰就跳闸断电,改造本是盼了多年的好事,可施工带来的种种担忧却在居民心头挥之不去。
楼栋微信群里炸开了锅:王大爷担心自家的鱼缸氧气泵会断电,李老师家刚满月的孙子离不开恒温奶瓶,底商多多来超市的雷莉急得直搓手——冰柜里的海鲜可经不起停电。
这时,中城供电营业所网格经理王俊峰拿着施工方案图,挨家挨户解释:“叔,咱们施工期间您家鱼缸绝对不断电,这个您放心”,“阿姨,重要电器我们都会特别标记,施工前专人确认”。他在每个单元门口张贴施工时刻表,用红笔标出可能受影响的时段,还建了个“电力改造答疑群”,24小时在线回应居民疑虑。
最让居民惊讶的是施工期间的“智慧方案”。采用“零点作业+负荷倒接”新模式:每天凌晨两点,当王俊峰确认最后一户的灯光熄灭,带电作业车就悄然进场,像做“心脏搭桥手术”般精准转移负荷。天亮前完成“电力接力”,白天施工时居民照常用电。薛阿姨特意半夜起来张望,只见王俊峰和其他工人们正无声地忙碌,家里电热水器的指示灯始终亮着温柔的蓝光。
三个月后,在新一轮的迎峰度夏高负荷用电期到来前,焕然一新的电力设施正式投运。三台63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拔地而起,575块智能电表入驻老式单元楼,低压线路全部换装防老化绝缘层,户均容量从1.1千瓦跃升至7.5千瓦。
电表里的温度:网格经理的民生答卷
电力改造完成后,每个单元楼门口都贴上了醒目的电力服务公示牌,绿底白字的“网格经理”联系方式格外显眼。薛阿姨和邻居们在楼下乘凉时总忍不住念叨:“现在可方便了,谁家跳闸停电、电表异常,一个电话就有‘电管家’上门。”——薛阿姨说的正是网格经理王俊峰,他的手机号已经成了小区家家户户通讯录里的“VIP”。
“当好网格经理,首先要成为辖区居民的‘用电活档案’”。王俊峰回忆道,“接手这片小区时,我花了整整两周逐户走访575家住户。”他带着笔记本挨家敲门,遇到独居老人就多聊几句,发现孕妇、卧床病人家庭便重点标注。两个月下来,他不仅完善了全部客户档案,还专门为36户特殊家庭建立服务台账。“21号楼薛阿姨腿脚不便,每月帮她查电费账单;3单元刘向平大叔喜欢手机缴费,我教他用‘网上国网’APP……”说起这些细节,王俊峰如数家珍。
如今,小区居民能通过短信、微信实时接收用电提醒。今年春季的大风天气,王俊峰通过运电e哥提前在业主群发布大风预警安全用电提示,暴雨天还专门淌水巡查小区变压器周围的积水情况,排查半露天车棚的充电隐患。
站在小区新建的箱变前,栾建军望着整洁的电缆井感慨:“28年了,终于不用再为用电问题头疼了。”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广场上跳舞的音乐欢快响起。这场电力改造,不仅升级了线路设备,更连起了供电企业与百姓的“心桥”。(完)
(王亚)
相关文章
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12日电 在山西运城的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90后”网格经理王俊峰正挨家挨户检查新装的智能电表。这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在2024年6月完成电力改造后,575户居民的生活彻底告别了“用电焦虑”,而像王俊峰这样的“电管家”,正是这场蜕变的见证者和推动者。电压不稳的日子:老小区的
2025-05-12 18:31:00文|显微故事最近,“认干妈,为你养老送终”之类的帖子在社交平台频繁刷屏。颠覆传统认知的背后,是老龄化社会下的情感供需错配。独居老人(无子女、丁克或空巢)精神孤独渴望陪伴,而年轻人则因房价、职场压力、异地漂泊等因素渴望情感支持与资源互助。双方各取所需,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试探着一种非血缘的“拟亲缘关系
2025-05-12 17:06:00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引发业界对隐形门把手这一设计的重新审视。作为新能源车的标志性设计之一,隐形门把手既代表了汽车工业对科技美学的追求,也因潜在的安全隐患而备受争议。这一技术标准的修订,不仅关乎行业设计风向的转变,更折射出汽车产业在创新
2025-05-12 10:15:005月9日,有网友发现场视频,反映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新镇附近的卫河,有不少村民“下河掏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当地政府部门和村民处证实,所谓“下河捞金”是不实信息,村民下河捞的是河蚌和花甲,浚县当地并不出产黄金,当地公安已对河道里的村民进行劝离。>>>现场视频河道内众人拿着塑料盆和抄网下河“捞金”“我
2025-05-10 14:03:00本报记者 潘俊强傍晚的首都北京,华灯初上。国家大剧院内,舞台在灯光映照下,绚丽多彩。跨越约3000公里的新疆绿电通过输电线路“秒”送到这里。5月9日,记者从首都电力交易中心获悉:随着4月新疆送北京的1200万千瓦时错峰绿电交易量全部完成,北京新疆携手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
2025-05-10 06:24: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