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接连启幕,一面相继停摆,国内的美术馆生态在经历近十多年来的高速“飙车”之后,尴尬地陷入“洗牌”。业内渐渐意识到,美术馆若想可持续运转,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观众——无论票房、衍生品、餐食等收入的获取,还是美术馆影响力的传播,都依赖于观众带来的流量。也因而,从前些年不少美术馆标榜学术、不屑于举办所谓的“网红展”,到新的共识正在形成:美术馆需要在学术与通俗之间谋取平衡。笔者甚至认为,今天的美术馆,不妨主动策划、大胆拥抱“网红展”,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争取更大的声量。
这里所说的“网红展”,是一个中性词,仅仅指的是因广泛的传播而获得可观甚至惊人的关注度、知名度。当然,美术馆需要拥抱的“网红展”,是有限定条件的。
一方面,美术馆需要在基于长线思维、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来策划“网红展”。
印象派受欢迎,就办印象派展?草间弥生粉丝多,就引进草间弥生展?沉浸式展览出片率高,就盯上沉浸式展览?每一座美术馆,都应当依自身馆藏、所处区域、资金状况等等,确立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不偏离如是主轨道、并愿意为之深耕的“网红展”,对于美术馆而言才有品牌增值效应。而跟风获得的流量,只是一时的。
例如,今年春节前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策划的“过年——春节主题展”成为网红打卡地,在86天展期内累计吸引近60万名观众观展,带动馆内相关消费达1000万元。以艺术化方式集结120余项春节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这个展览,延续了该馆的学术特色,挖掘阐释春节蕴含的历史文化意蕴,又以非遗叠加科技、展演、市集,创造了红红火火、年味十足的独特沉浸式文化体验。
中国工艺美术馆 “过年——春节主题展”
再看堪称今春国内美术馆展览“顶流”——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在举办的“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大展,其基础也正是馆方丰厚的“家底”——约200件(套)跨越三千年的馆藏珍贵文物。并且,展览没有“躺平”在家底上,而以精心的学术板块划分,梳理展品串起的中华文明,以简约、大气的现代式策展,激活收藏,营造出全然不同于博物馆的观展体验。
围绕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大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过不少颇具网红效应的特展。这样的展览内容,承袭的是这座美术馆长期与国际领先的艺术机构密切合作、推出现当代艺术大展的定位与传统,对于学术研究的注重,也往往使它们比常见的西方大师展更耐人回味。例如,“现代主义漫步”展串起保罗·克利、毕加索等六位艺术大师之作,引人一窥其背后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马蒂斯的马蒂斯”展增设特别章节,揭示马蒂斯及野兽派对中国现代绘画的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美术馆在策划“网红展”的过程中,需要用户思维、流量思维的导入。这意味着对于既定模式的打破,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型。
在这里,用户思维指的是主动带入观众视角,以他们的想法与需求驱动“顶层设计”,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展览,不断点燃观众对于艺术的好奇心。对此,作为全球美术馆标杆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一直在领跑,在诸多展览中都取得口碑与流量的双赢。自2000年开馆之初,泰特现代美术馆可以说就在以用户思维大胆创新。当时,它顶着巨大争议,主动放弃传统的“年表陈列”,而开创性选择以“主题陈列”的方式展示作品。由此,冰冷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展览内容变为一场场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秀”,顿时生动起来。
而流量思维,则指向传播逻辑的探索。酒香也怕巷子深,再优质的展览,借助有效传播才能飞得更远。近期未展先火的浦东美术馆“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多少带来了一些启示。尽管近年来陈逸飞展览在国内不算少见,但馆方提前两个月就开启的“预热模式”,将展览生生“营销”成全城艺术事件。其中“逸飞·城市寻迹”艺术地图打卡活动的发起,尤其显出与大众的连接,邀请参与者通过实地探访10处与陈逸飞密切关联的城市地标,聆听沪语艺术故事,赢取限定福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去年在尹秀珍大规模个展“刺天”前夕发起的共创征集——向有故事的人们征集曾经相伴的旧衣和鞋子,让这些物件化身艺术作品,开启新的生命记忆,也不失为一种富于创意的传播。或许正因连通了大众,这个当代艺术家个展在展期之内渐入佳境,跑成了“网红”。
诚然,数量众多的艺术展览中,最终能强劲破圈、广泛圈粉的,定然屈指可数。但对于美术馆而言,努力打造“网红展”、为每一个展览争取更多观众的意识,是值得被不断强化的。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分馆“现代主义漫步”展
如今,国内的美术馆生态已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经历“阵痛”甚至“洗牌”在所难免,倒是或可成为促使各大美术馆进一步审视自我、调整方向的契机。为什么美术馆需要主动策划、大胆拥抱“网红展”?这其实与近年来美术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改变息息相关。当下的美术馆,早已超越单一的艺术展示地,高冷的学术研究机构,而成为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越来越熟悉的生活方式。如此看来,美术馆有必要转型成为与大众亲切对话、彼此碰撞灵感火花的共享平台。而主动策划深受大众喜爱的“网红展”,应为题中之义。
在此过程中,美术馆需要明确种种尝试通往何处,以内心的定力来对抗流量焦虑。这便是——策划的“网红展”应当引领大众审美,而非被流量牵着鼻子走,任其滑向庸俗、低俗、媚俗;让优质展览内容更好地触达大众,激起他们心中的情感涟漪,而非刻意迎合大众审美。学术立馆,这才是美术馆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展览在题材的选择、主旨的提炼、内容的梳理上,是严谨的,有专业判断的,或丰富知识,或提升审美,或启迪想象,或激发思考;在姿态上,则俯下身来,不把自己当权威。换而言之,是以“网红”的皮囊,包裹专业的内核。热度与深度兼备、叫好又叫座的展览,才是真正能为美术馆蹚出一条前路的“网红展”。
相关文章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题:精神薪火相传 十年益心同行——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10周年记者 张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2025-07-25 18:16: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夏天的感觉,往往来自“瓜果”。超市整瓜自选、街头现切瓜摊、鲜果社区团购、各类水果茶饮等,让人们有了多元选择。“瓜果自由”的背后,是农业发展结下的“甜果”。自主育种,南繁北育,让瓜果的优质品种更多、单产有效提升;技术赋能、生态涵养,让戈壁滩可变西瓜田;电商与冷链的布局,瓜果从地头
2025-07-24 18:27:00青岛新闻网7月23日讯(记者 任俊峰)7月22日,由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主办,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西安美术学院中国雕塑艺术研究所、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青岛创作展示中心、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承办的“匠心筑梦·
2025-07-23 14:05:00开着空调的商铺,正在成为老年人的“避暑胜地”。盛夏时节,山东聊城一家肯德基最近挤满了老人。早饭过后,许多老人就去那儿打牌、聊天、打盹,一坐就是一天。店员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类似的避暑场景,近年来在各地城市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挤进商场、地铁站、银行营业厅、便利店。这些本该是临时歇脚的商业空间
2025-07-23 09:45:00千年曲艺魂,绽放敕勒川!7月28日,“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将在如意广场举行开幕式。30支精英团队巅峰对决,三场文化展演精彩纷呈,闭幕式上,更有曲协名家领衔“送欢笑 到基层”演出,让传统艺术点燃万家灯火!(来源:草原云)
2025-07-23 09:10: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