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特种设备领域为何施行“沙盒监管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详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8:33:00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4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守护安全,创新发展,加强特种设备全链条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期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副局长周亮介绍,借鉴国际上沙盒监管理念,结合国内汽车等领域试点经验,推出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旨在划定“安全试验区”,允许企业在可控范围内试制试用,并同步监测风险、消除隐患,实现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的动态平衡。

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副局长周亮。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摄

据介绍,沙盒监管起源于英国金融科技监管领域,主要用于对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金融产品进行监管,目的是既保护消费者利益,又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规范发展。2015年发展至今,欧盟、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在金融、人工智能、汽车等领域探索实施沙盒监管制度。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和客运索道8个种类,量大面广,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设备设施。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下简称“三新”)不断应用,传统监管方式只要求产品在实验室验证,难以充分暴露真实场景下的风险,且缺乏过程跟踪。

面对“三新”产品的应用,如何平衡“创新激励”与“风险防控”,既推动特种设备技术进步,又防范科技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是当前特种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周亮解释,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引入沙盒监管的理念,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对采用“三新”的特种设备,在产品正式进入市场前,采用沙盒试验、技术评审、过程监督等措施进行风险管控,引导企业主动查找问题、消除隐患,保证新产品质量安全性能。

“沙盒监管是针对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在没有完全掌握新技术、新产品的风险时,为企业提供一个试用平台和测试周期,在不违反原则性准入标准和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允许企业开展深度测试,最大限度地暴露潜在风险,努力将风险消除在正式进入市场前。”周亮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