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潘家园旧书市场可真得劲啊。”某个周末,机械专业的研二学生韩鑫彪从书市回来后感慨。那天他一口气买了14本书,花费仅39元。
95后女生郭芸琦是图书行业从业者。她经常在线上和线下旧书市集“淘”书,旧书在她的书中占比约80%。“很多二手书的价格更低,更何况看起来和新书差别不大。”
5月15日,“旧书新知·读书育人”高校旧书市集暨2025中关村毕业季特别板块走进国际关系学院;4月23日,2025金陵旧书市集在江苏南京开市……如今,旧书在线下书市备受青睐,身影遍及各个角落。不仅旧书市集在各地先后举办,在不以它为主要特色的很多书市,也会开设旧书板块。
线下市场活跃,线上平台同样如火如荼。目前,旧书网上交易平台孔夫子旧书网已有2200多万用户,且数据每日都在增加。现在每日新注册用户有6000人左右,3月份开学季,最多的一天新注册了1.3万余人。
在新书层出不穷的今天,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旧书?旧书的魅力在哪里?
“淘”旧书的过程犹如开“盲盒”
郭芸琦对于旧书的关注始于大学。那时她喜欢去旧货市场或古玩城,有一次偶然看到了《乌龙院》,这是她小学时非常喜欢的漫画书。郭芸琦当即把书买了下来,她与旧书的故事就此开启。
“以前很多人不能接受旧书,觉得它们又脏又旧。”郭芸琦觉得,如今旧书市场比几年前更加规范,很多平台收到旧书后,会对书籍进行翻新消毒,读者能够放心地购买。此外,如今旧书的展示平台更加丰富,便于读者了解信息,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旧书。
在孔夫子旧书网(以下简称“孔网”)总经理孙雨田看来,旧书展示平台的变化更多体现在线下。“以前二手书交易更多集中在线上,近年来线下交易更加活跃。”和线上购书不同,线下书市的现场体验感和互动性,有助于营造全民阅读的整体氛围,让更多的人看到二手书,增加对旧书的兴趣。
起初,韩鑫彪只知道潘家园有一个古玩市场,出于对铜币的兴趣,他来此闲逛,才知道这里有一个旧书市集。在此之前,他只在苏州逛过一家售卖二手书的书店。韩鑫彪坦言,价格是旧书吸引他的主要因素。平时他不会特意关注旧书市集,但如果刷到活动信息,就会来现场。
前不久,建筑行业从业者宁若安到山东济南旅游。她到附近的公园闲逛,意外发现了旧书市集。从防身术到照片制版工艺,再到揭秘大事件,那天她买了3本书。宁若安对旧书的关注始于学生时期,起因就是很多旧书的价格低。现在逛旧书市集已经成为宁若安的日常,平时最喜欢“淘”带有插画或者封面、装帧比较漂亮的书。
宁若安觉得,“淘”旧书的乐趣是多层次的。从挑选、购买再到阅读,整个过程犹如开“盲盒”。每次到旧书市集,你不知道可以买到什么。很多旧书,如果你今天没买,下次再想买不一定能找得到。“旧书中不同于现在的思想逻辑和行为表述,还能够帮助我暂时跳出当前的社会框架,这对我是一种新的刺激。”
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尹小林认为,旧书具有多样性和不受约束性。很多旧书的版式和新书有所区别,这会给第一次阅读的读者带来新鲜感。此外,有些旧书具有收藏和保值功能。他关注到有一本1964年出版的连环画,最初售价一毛六分钱,现在网上的价格已经达到16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旧书保留的数量越来越少,想要收藏的人数量多,价格就会随之提高。”
不止于书,旧书承载的故事让人着迷
如果你同时打开一手书和旧书交易平台,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在新书评价页面,多数读者更关注图书的阅读价值、装帧质量等,而二手书的读者往往聚焦于书籍的前世今生:流转过程、笔记、扉页赠语等。
对于很多旧书的读者来说,旧书的魅力不止于书籍本身,更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故事。
宁若安很喜欢在旧书中,找寻前人阅读的痕迹。有一次在王府井书店的旧书展区,她发现很多书中都以同样的方式夹杂着便签条,同时附有批注,有的书里还放有影音简报、买书发票等。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和朋友立刻化身侦探,在书架各处搜集同类图书。
在不断的线索收集中,原主人的形象逐渐变得立体起来。“这些书大多数和核物理相关,还有一些小说和诗集。”她们猜测,这些书的原主人很可能是一位核物理专家,还喜爱文学。
尹小林从1986年便开始关注旧书,如今已有近40年。那时他正在编写《汉语数目词辞典》,凡是辞典内引用到的图书,他都会尽量寻找原文核对。在那个年代,新书品种还不够丰富,很多内容只有古书中才有,就这样,他开始了古旧书的寻觅之路。出于工作需要,他曾经花了近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线装书。细看他才发现,书上盖的印章来自周作人,原来是周作人本人的收藏。“这是我的宝贝。”他说,这本书的品相很好,盖印完美,现在他依然珍藏。
对于尹小林来说,“淘”书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有趣。尹小林曾经为了找一本小众的佛教工具书,在全国各地寻觅了三四年。后来偶然在一家寺庙看到了这本书,“欣喜若狂,如获至宝”。这本书为他后续进行辞典编写提供了很多原始材料。
不论新书旧书,本质是读有质量的好书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旧书?图书旧了,里面的内容呢?
“阅读旧书,我们应该跳出形式看内容,比较差异找新奇。”尹小林说,胡适、鲁迅等人的作品,虽然现在看同样具有吸引力,但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形式,用当时的版本看,感觉可能又不一般。“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发展,但是很多文化知识和人类情感,则历久弥新。”他认为,文化对于刚接触它的个体而言,都是新鲜的。大家不会因为书旧了,就说里面的内容旧了。
“现在互联网技术发达,如果只是为了了解某个知识,网络检索比阅读旧书更高效。”宁若安觉得,阅读旧书的人,更多是以学术研究、以“考古”的思维来阅读。对于这些人来说,旧书里的老旧或者过往版本,反而是阅读旧书的收获,他们要根据旧书和新书的不同,结合旧书当时的环境去理解其局限性。“作为普通读者,无论阅读新书和旧书,都要抱着吸收和批判的精神去阅读。”
在孙雨田看来,不论是一手书还是二手书,书籍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没有新旧之分,“我们本质是要读有质量的好书”。同时在老版本中,我们也能发现“新”知识。比如,“窗”指房屋通风透气的装置,“户”本义指单扇的门,后也泛指门。“窗户”现在指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一本书的价值是有限的,当它形成一个系列,便具有了保值功能。孙雨田的一位书友这些年专注收集抗战文献资料,一共收集了780册,因为入手比较早,成本比较低,孔网代为宣传后,整个专场卖了120万元。在藏书之外,这位书友还作相关研究、写书。“我们不要只关注畅销书,而是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专业、深层次阅读,这个可能才是读书真正的意义。”孙雨田说。
作为一家旧书网上交易平台,近年来,孔网也在积极参与二手书的线下市集。
孙雨田介绍,结合当地特色和活动主题,在书市既会带来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普通旧书,也会展示古籍珍本,如信札、期刊、文献资料等。“古籍珍本不是为了售卖,更多的是想要传播中华文化。”把古旧书的价格标注出来,让读者知道这些东西能够卖钱,从而形成保留信札、旧书等的意识,而不是把它们卖到废品收购站。
(应受访者要求,宁若安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23日 07版
相关文章
“来了!”8月30日下午4点,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的新民大街准时进入步行模式,街灯瞬间亮起,两侧摊位次第掀帘。人群像潮水一样从地铁口、公交站涌来,新民市集4.0正式开场。最先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吉视传媒把智慧服务终端搬到现场,扫码即可打印公交乘车码;旁边的智能回收箱“咔嗒”一声吞下一
2025-08-31 13:22:00@金湾街坊们2025南国书香节珠海金湾分会场暨金湾读书月活动来了!8月17日(周日)晚19:00大咖空降金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学术嘉宾康震老师将携其新作《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为广大读者带来分享会(文内有福利)小金带你去看看在南国书香节期间金湾区将推出「
2025-08-14 16:56:00近日,湖北省天门市有网友发帖分享,她于2024年5月生下二胎后,出院时领取了2300元住院补贴,今年6月又收到4200元产假补助,每月还能领取800元育儿补贴,购房时更获得6万元补贴。“政策实实在在减轻了家庭负担。”她说道。8月12日,记者电话咨询天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政策规定:二孩家
2025-08-13 09:56:00来源:【华声在线】消防员不只会灭火救援,现在居然玩起抽象艺术了?禁止入户停放、规范充电操作...枯燥知识?不存在!蓝朋友用最潮的方式教你解锁电动车消防安全知识,速来围观。策划:石伟统筹:刘双剪辑:李雪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2025-08-12 23:26:00撰文|于永杰 (图片来源:pixabay) 有时候我只是想好好刷个手机,心率却波澜起伏。之前看到一则新闻《邓超,主动投案》,以为春晚上最外向的人也要塌房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某县一家技校的一个普通干部落马,如果他不是叫这个名字,可能都够不上被报道。再比如《刚刚,7.3级地震》这类标题,紧张的气氛让
2025-08-08 11:11: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