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结合时代特征立德树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2:17:00    

结合时代特征立德树人

殷海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既是对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是为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结合现阶段青年时代特征,高校应通过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创造力、战斗力和向心力,纵深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久久为功,落地见效。

贵州省图书馆长征文献主题馆,几位大学生正在阅读党史书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洁 摄

延伸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抓手,增强吸引力。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青年时代特征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革,信息来源的多渠道、知识传递的多样化、学习生活的多面向,让传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载体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新兴媒介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内容输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数字技术逐渐走进平常人家,成为青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这一客观事实,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迁,转换思维方式,革新技术手段,广泛接触和了解属于当下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学生精神力量的优秀平台和阵地,在日用而不觉中有效拓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覆盖面。持续加强新媒体的应用,及时发布校园新闻、文化活动、学术讲座等信息,吸引学生主动关注和参与;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各校优势,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学生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中感受文化魅力,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青年朋辈伴行作用,激发创造力。营造良好的评优争先氛围,让朋辈伴行效应得到有效释放,成为激发青年学生内在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同龄人,可以通过朋友般的相处方式,以榜样效应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赋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有生气、更接地气、更聚人气,让接受教育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多样、更加走心。一方面能提升青年学生获得感、归属感、成就感,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效能具象化;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提升高校宣传干部队伍水平,强化战斗力。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面对信息时代纷繁复杂的宣传环境和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主动探寻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持续加强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培养创新思维,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向心力。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凝聚师生思想共识,构建共同精神家园;要注重学生思维培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青年正确分辨信息真伪,增强对错误思潮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策划制作 陈翔

编辑 徐吉欧 王瑶 秦文竞

二审 杨春凌 韦一茜 王塬钧

三审 陈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