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工资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和合同约定情况下,按照有关规定和约定,而不按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特种工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例如,服兵役、参加社会服务等活动期间,劳动者应获得的工资。
劳动者在婚丧假期间应获得的工资。
劳动者在探亲假期间应获得的工资。
因企业原因或其他非劳动者原因造成停工时,劳动者应获得的工资。
在法定节日和公休日,劳动者应获得的工资。
有些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包括学徒工、熟练工、大中专毕业生、新就业的复员军人等的工资待遇,以及受处分后人员的工资支付。
这些特种工资的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确保他们在特定情况下也能获得应有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这些规定支付特种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
相关文章
2018年,郑某入职江苏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双方于2020年、2023年两次续订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续订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4年2月,公司在郑某哺乳期内,以其工作表现与入职时主动上报的工作履历和工作能力不相符为由,解除了与郑某之间的劳动关系。郑某对此不予认可,诉至法院要求
2025-04-18 11:22:00原标题:人社部、最高法明确法律适用标准不得变相调岗降低孕期女职工待遇主体不适格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具有约束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16日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
2025-04-17 07:54:0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部署,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独特优势和司法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有效指导裁审实践,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
2025-04-16 22:25:00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规范法律适用、统一裁审标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应当补足抚恤金差额、主体不适格的竞业
2025-04-16 10:07:0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月3日发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5年4月1日)。数据显示,目前有21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有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300元。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今年以来,已有多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4月1日起,福建省上调最低
2025-04-07 14:12:00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