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百科 手机版

中医谈暮春防病养生,如何压住这把“火”,轻松入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0:5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4月20日进入谷雨节气,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多雨潮湿滋润生发出花红柳绿的暮春美景,但多变的天气与潮湿的空气也催人困乏、烦躁,易发火。如何压住这把“火”,轻松入夏?4月21日,记者邀请医学博士生导师、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阮传亮及安溪中医世家、中医主治医师张锦彬两位专家,聊聊暮春防病养生。

谷雨这把火最旺,这些病要防

阮传亮副院长说,谷雨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夏季即将到来。增多的雨水,潮湿的空气,产生大量湿邪损伤人体的阳气,特别是损伤脾胃之阳气。在这种气候下,湿疹、哮喘等疾病频发。

“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讲,谷雨时节,人体的肝气在这个时候还是比较旺盛的,脾胃也变得重要起来。”张锦彬认为,谷雨节气要注意疏肝理气,同时养护脾胃。平时可以听听角音的音乐,像《胡笳十八拍》,悠扬的旋律有助于调节情绪,让肝气顺畅。

阮传亮副院长表示,春季阳气生发,整个春季,人的肝火会逐渐旺盛,至谷雨时节达到最旺,经常出现春困、乏力等,或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上火表现,宜柔肝疏肝。

张锦彬医师介绍,谷雨这15天,容易暴发的疾病有三类,一是皮肤病,比如,湿疹、脚气、痘痘、红疹子。二是腹泻,拉不痛快的那种(湿阻气机),大便粘马桶(湿热下注)。三是怕热的痛风患者会发作,关节红肿热痛像“被热水袋烫伤”。

少酸多甘 这些食物宜多吃

两位专家建议,谷雨时节,饮食方面,需重点关注健脾祛湿。在养护脾胃上,应遵循“少酸多甘”原则,薏仁、芡实、白扁豆、山药、赤小豆、鲤鱼、鲫鱼等都是上佳选择,特别是一碗薏仁粥既美味又养生。同时,要避免贪凉食用过多生冷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因为天气变化无常,阴晴不定,空气湿度大幅增加,对此,他们提醒,“春捂”仍不可忽视,不过也不能过度,鉴于早晚温差较大,随身携带薄外套,适时添衣,可有效预防感冒。

□食疗养生方

阮传亮副院长还推荐了两个食疗养生方。

谷雨养生汤:此乃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原料:鸭梨半个,荸荠5个,藕30g(或用甘蔗50g),麦冬15g,鲜芦根15g。做法:所有食材一起用锅煎水1000ml,可以在谷雨节气上午9—11点和下午5—7点之间各取汁500ml饮用,可加冰糖调味。功效:上午9—11点服用此汤,可提升阳气;下午5—7点服用此汤,可以滋阴生津。

饮用菊花茶:选用菊花3克,泡水喝。如困倦明显,易头痛烦躁者,可加薄荷3克清肝降火除烦。

编辑:林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