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伤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主要的赔偿项目及标准: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住院伙食补助费。
伤残津贴。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护理费。
辅助器具费用。
丧葬补助金。
一次性伤亡补助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
具体赔偿标准
一级至四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五级至十级伤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解除后,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帮工过程中造成的人身损害:
不属于工伤,一般情况下由被帮工人赔偿,如果是第三人造成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申请和维权
农民工需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情况,并向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和赔偿申请。
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伤害不属于工伤。
相关文章
2018年,郑某入职江苏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双方于2020年、2023年两次续订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续订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4年2月,公司在郑某哺乳期内,以其工作表现与入职时主动上报的工作履历和工作能力不相符为由,解除了与郑某之间的劳动关系。郑某对此不予认可,诉至法院要求
2025-04-18 11:22:00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规范法律适用、统一裁审标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例聚焦社会保险、竞业限制等问题,重点明确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变相调整工作岗位降低孕期女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应当补足抚恤金差额、主体不适格的竞业
2025-04-16 10:07:0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月3日发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5年4月1日)。数据显示,目前有21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有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300元。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今年以来,已有多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4月1日起,福建省上调最低
2025-04-07 14:12:00学徒的工资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行业、地区、公司规模、学徒期限和个人能力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参考范围:一般学徒工资一般学徒工资在2000-3000元人民币左右。有些学徒工可能只有几百元,而有些则可能高达数千元。行业差异某些行业学徒工资可能更高,如汽车维修、技术学校等,工资范围可能在2000至8000元
2025-01-31 14:35:18税前5000元工资实际到手的金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以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步骤:五险一金扣除养老保险:单位负担8%,个人负担8%,合计16%医疗保险:单位负担一定比例(假设为6.2%),个人负担一定比例(假设为2%),合计8.2%失业保险:单位负担一定比例(假设
2025-01-20 10:59:55热门文章